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方面的论争从未间断,成为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中国先后两次掀起了文化热,各种文化思潮粉墨登场,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提出挑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保守主义的重阵———现代新儒学,它在民族化,本土化等社会大潮的推动下成为社会文化的焦点。也正因为如此,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客观地分析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李毅博士的新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就是对这一挑战的有力回应。
何谓保守主义?李毅认为,中国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思想潮流。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传统)为出发点,主张在吸纳西方文化巩固“道统”的基础上,重塑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解决中国问题。李毅认真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指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是由现代新儒家学派来完成的,尽管现代新儒家学者的思想内涵比较复杂,但就其学派的基本思想任务、目的、特征来说,它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文化派别,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对立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基础上唯物论、唯物史观与唯心论、唯心史观的对立;“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思想方法与“综合创新”社会实践文化观思想方法的对立,革命观与“改良观”的对立。李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全书行文平实,论证的逻辑严谨,很有说服力。
分析中国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从1949年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为什么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在九十年的中国却得到一些学者的理解、支持、信从,其社会根源和理论根源是什么?我们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特别是现代新儒学的批判才更有说服力,我们的文化建设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李毅在全书中注重从哲学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涉及到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不多。这是本书美中不足之处。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